在魚販市場上,除了新鮮活蹦亂跳的魚貨,總有一些不起眼、價格低廉的魚種,即使免費贈送,許多賣魚老闆也敬而遠之。這些魚之所以不受歡迎,往往是因為它們體內寄生著大量寄生蟲,不僅影響口感,更可能對食用者造成健康風險。以下就來介紹四種渾身都是「寄生蟲」的魚,賣魚老闆自己都不吃,白送也別要。
第一種是鰻鱺 (Conger eel)。鰻鱺營養豐富,但野生鰻鱺體內寄生蟲問題非常嚴重。牠們生活在河口、近海泥沙底,容易感染多種線蟲、吸蟲等寄生蟲。即使經過烹煮,也難以完全殺死所有寄生蟲,食用後可能導致腸胃不適,嚴重時可能引起寄生蟲感染。
第二種是河豚。河豚的美味舉世聞名,但河豚體內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,以及大量的寄生蟲。雖然經過專業處理可以去除河豚毒素,但寄生蟲的清除卻是個難題。食用未經妥善處理的河豚,不僅可能中毒身亡,更可能感染寄生蟲,造成健康危害。
第三種是鯰魚 (Catfish)。鯰魚生長迅速,但野生鯰魚的寄生蟲問題也不容小覷。牠們經常在水底淤泥中活動,容易感染線蟲、吸蟲等寄生蟲。儘管經過烹煮,也無法完全去除所有寄生蟲,食用後可能導致腸胃不適,甚至引起寄生蟲感染。
第四種是黑魚 (Channa argus)。黑魚營養價值高,但野生黑魚體內寄生蟲數量驚人。牠們生活在水草豐富的淺水區域,容易感染線蟲、吸蟲等寄生蟲。即使經過高溫烹煮,也難以完全殺死所有寄生蟲,食用後可能導致腸胃不適,嚴重時可能引起寄生蟲感染。
因此,對於以上四種魚種,建議盡量避免食用,即使價格再便宜,也應謹慎選擇。如果一定要食用,務必選擇經過嚴格檢驗,且烹煮徹底的魚貨,以保障自身健康。賣魚老闆自己都不吃的魚,還是盡量不要冒險嘗試,安全第一。